安全评价项目简介 |
1.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宿迁沭阳扎下加油站(以下简称“扎下加油站”),隶属于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宿迁石油分公司,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宿迁沭阳扎下加油站,成立于2001年09月06日,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:91321322MA1MMKJM4B,营业场所:京沪高速公路沭阳扎下入口处,负责人:张瑞,经营范围:汽油、乙醇汽油、柴油。 该加油站于2021年11月15日取得了宿迁市应急管理局颁发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,编号:苏(宿)危化经字00181。有效期:2021年11月15日至2024年11月14日。 扎下加油站位于京沪高速公路沭阳扎下入口处,该加油站原有建设规模为:5只25m3油罐(2汽3柴),配置6台双枪双油品潜油泵加油机,一台尿素加注机。柴油容积折半计入容积为87.5m³,按照《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》GB50156-2021第3.0.9条规定,该站属于三级加油站。 经过几年的发展,该站地理位置已属于县级城区,柴油销量逐年下降,导致该站柴油加油机经常闲置,汽油加油机经常排队拥堵。为此中石化宿迁石油分公司自行投资,将该站1只柴油罐调整为汽油罐,配套调整油品布局。 该项目于2023年4月27日取得了宿迁市商务局批复文件:《关于同意中国石化扎下加油站改扩建的批复》(宿商油[2022] 3号)。 项目建成后,该站设有3台25m3汽油罐,2台25m3柴油罐,配置1台六枪三油品柴油潜油泵加油机、2台四枪双油品汽油潜油泵加油机、2台双枪双油品汽油潜油泵加油机、1台单枪单油品潜油泵加油机(大流量),柴油容积折半计入容积为100m³,根据《汽车加油加气加氢站技术标准》GB50156-2021第3.0.9条规定,改扩建后该站升级为二级站。改扩建后加油站外部环境没有变化。改扩建内容包含在前期已完成的安全条件审查、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范围内。 扎下加油站改扩建项目于2023年7月12日取得宿迁市沭阳县应急管理局文件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意见》(沭阳应急危化项目审字审字[2023]006号);于2023年7月20日取得宿迁市沭阳县应急管理局文件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》(沭阳应急危化项目审字审字[2023]007号)。 扎下加油站改扩建项目设计、施工、监理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完成。 2.评价目的及评价范围:包括总图布置、工艺及装置、辅助设施、公用工程及安全管理等方面,并对建设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危险、有害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。 3.周边环境:扎下加油站位于京沪高速公路沭阳扎下入口处。该加油站面向西侧沭海路;加油站东侧为架空通信线和服装厂丙类厂房;南侧为服装厂仓库(丙类)和混凝土公司;西侧为沭海路;北侧为民房(三类保护物),安全距离符合要求,50m范围内无重要建筑。 4.地理位置:京沪高速公路沭阳扎下入口处 5.平面布置:扎下加油站按功能特点划分为四个功能分区:站房、加油区、卸油区和储罐区。该站进出口设置在西侧沭海路上;采用左进右出的出入形式。站区东、南、北侧均设2.2m高的实体墙与周围相隔。 站房布置在加油站站区东侧,站房内设置配电间、站长室、便利店等;加油区布置在加油站站房西侧,6台加油机布置在加油区罩棚下;埋地油罐区布置在站区站房北侧;卸油区布置在油罐区西侧,通气管布置在油罐区东侧。 (1)加油站站房 站房(利旧),布置在站区东侧,耐火等级为二级。 (2)加油和储罐区 罩棚(利旧)位于站房西侧,6台加油机,站房距加油机5.8m。 储罐区(利旧改造)布置在罩棚北侧,储罐区设置5只25立方米双层油罐(2只柴油罐、3只汽油罐),南北方向布置。 (3)卸油区 卸油区、密闭卸油点布置在油罐区西侧。卸油区设置人体静电释放器。为防止油罐车溜车,卸油区地坪设置为平坡,并于车辆后排轮胎设置防溜装置。 6.工艺危险性简介: (1)卸油作业: 油罐车进、出加油站或倒车时,应由加油站人员引导、指挥。 油罐车应停放于卸油专用区,熄火并拉上手剎车、于车轮处放置轮挡;并使车头向外,以利紧急事故发生时,可迅速驶离。 卸油过程中,卸油人员和油罐车驾驶员不应离开作业现场,打雷时应停止卸油作业。 向地下罐注油时,与该罐连接的给油设备应停止使用。卸油前应检查油罐的存油量,以防灌油时溢油。卸油作业中,严禁用量油尺计量油罐。 卸油作业中,必须有专人在现场监视,并禁止车辆及非工作人员进入卸油区。 检查确认油罐计量孔密闭良好 油罐车进站后,卸油人员应立即检查油罐车的平安设施是否齐全有效,油罐车的排气管应安装防火罩。检查合格后,引导油罐车进入卸油现场,应先接妥静电接地线夹头接线并确实接触。 油罐车熄火并静置15min后,卸油员按工艺流程连接卸油管及油气回收管及接头,将接头结合紧密,保持卸油管自然弯曲;经计量后准备接卸;按规定在卸油位置上风处摆放干粉灭火器。 卸油前,核对罐车与油罐中油品的品名、牌号是否一致,各项准备工作检查无误后,能自流卸油的不泵送卸油。 油罐车驾驶员缓慢开启卸油阀卸油。卸油员集中精力监视、观察卸油管线、相关闸阀、过滤器等设备的运行情况,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。 卸油时严格控制油的流速,在油面淹没进油管口200mm前,初始流速不应大于1m/s,正常卸油时流速控制在4.5m/s以内,以防产生静电。 卸油完毕,油罐车驾驶员应关闭卸油阀;卸油员应先拆卸油管与油罐车连接端头,并将卸油管抬高使管内油料流入油罐内并防止溅出。盖严罐口处的卸油帽,收回静电导线。收存卸油管、油气回收管时不可拋摔,以防接头变形。 卸油完毕罐车静置5min后,卸油员引导油罐车启车、离站,清理卸油现场,将消防器材放回原位。 待罐内油面静止平稳后,通知加油员开机加油。 卸油时假设发生油料溅溢时, 应立即停止卸油并立即处理。 卸油时如发生交通事故、火灾事故、爆炸事故、破坏事故和伤亡事故等重大事故,应立即停止卸油作业,同时应将油罐车驶离加油站。 在卸油过程中,严禁擦洗罐车物品、按喇叭、修车等,对器具要轻拿轻放,夜间照明须使用防爆灯具。 卸油口未使用时应加锁。 汽油罐卸油油气回收 当汽油油罐车卸油时,油罐内的油气通过卸油油气回收管线进入油罐车,完成密闭式卸油过程。回收到油罐车内的油气,可由油罐车带回油库后,再经油库安装的油气回收设施回收处理。 (2)储油 对油罐车送来的油品在相应的油罐内进行储存。 (3)加油作业 车辆驶入站时,加油员应主动引导车辆进入加油位置。当进站加油车停稳,发动机熄火后,方可翻开油箱盖,加油前加油机计数器回零后,启动加油机开始加油。 加油作业应由加油员操作,不得由顾客自行处置。 加油时应防止油料溅出,尤其机车加油时应特别注意不可溅出油料溅及高温引擎及排气管。 加油时假设有油料溢出,应立即擦拭,含有油污布料应妥善收存有盖容器中。 加完油后,应立即将加油枪拉出,以防被拖走。 加油前及加油后应保持橡皮管放置于加油机上,防止被车辆压坏。 当加油、结算等程序完成后,应及时引导车辆离开加油岛。 站内有人吸烟或使用移动电话时,应立即停止加油。 摩托车加油后,应用人力将摩托车推离加油岛4.5m后,方可启动。 加油站上空有高强闪电或雷击频繁时,应停止加油作业,采取防护措施。 汽油加油油气回收:加油站的回收系统分为两级:油罐车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和汽车加油油气回收系统。油罐车卸油时采用密封式卸油,可以减少油气向外界溢散。其基本原理是:油罐车卸下一定数量的油品,就需吸入大致相等的气体补气,而加油站内的埋地油罐也因注入油品而向外排出相当数量的油气,此油气经过导管重新输回油罐车内,完成油气循环的卸油过程。回收到油罐车内的油气,可由油罐车带回油库后,再经冷凝、吸附或燃烧等方式处理。铺设油气回收管道时,保证油气回收管道有一定的倾斜坡度坡向油罐,以便让管内积油能顺利流回油罐内,若管线没有倾斜坡度,管内油气回收凝结油过多时,将产生管线液阻,油气不能通过,油气回收功能就会失效。另外,为了使油罐内能提供最大空间来储存回收的油气,将所有汽油类油罐的排气管道连通;二级油气回收为真空辅助式油气回收,加油枪吸收加油过程中逸散的油气,并通过加油机真空泵将油气打入油罐。高标号的汽油油气回收应进入低标号油罐。 |